编者按:有一份美丽叫坚持,有一份感动叫责任。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,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,有人逆行而上,以勇气扛起担当;有人坚守一线,以平凡造就伟大;有人默守后方,以奉献书写使命。“海南交控”微信公众号通过“‘疫’线先锋”系列报道,深入挖掘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在抗击疫情中“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担当、特别能奉献”的动人故事,激励全系统干部职工再接再厉,持续拼搏,坚决打赢我省疫情防控阻击战。
魏世琦,海南交控养护公司安全监督部安监专员,是海南交控第一批被派往三亚前线的志愿者之一。作为先遣部队,他们第一个驻点在三亚妙林村、新联村。全力配合社区村委会、医护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信息录入、现场秩序维护、协助医护人员入户等工作。
2022年8月10日受第七号台风“木兰”影响,强降雨导致妙林村、新联村委会卡口、核酸检测点多处帐篷受损。三亚疫情形势严峻,村里各类防疫物资短缺,一时难以补充进新的物资。魏世琦了解到这一情况后,及时向海南交控养护公司、海南交控党委汇报,海南交控党委协调从陵水购买了帐篷、行军床、酒精、测温枪等物资,经多方接力于8月13日上午11时送达妙林村村委会。收到物质后,村委会领导感动得热泪盈眶:“感谢海南交控,感谢志愿者,你们的物资太暖心、太及时了。”
8月16日,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,魏世琦被抽调至三亚最高风险社区之一的儋州村社区,承担起更为艰巨的疫情防控工作。他与医护人员一道,两人编为一组,挨家挨户开展上门核酸采集。与之前在村委会的核酸点信息采集不同,进入高风险区对志愿者的考验更大,防护措施须再升级。除了穿防护服外,还需再穿一件隔离服,同时携带消杀壶、条形码、棉签、封管袋、笔、本子等物品。在三亚近40度的高温下,志愿者套上这些防疫装备,还未进入封控区便已浑身湿透。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,魏世琦跟随医护人员来到负责的楼栋进行核酸采样,儋州村社区多为9至10层的建筑,没有安装电梯,他们必须全副武装爬楼梯一层一层入户进行核酸采样。在密不透风的楼道内,他的眼镜和面罩上全是雾气,口罩内满是汗水,还没爬几层楼就气喘得不行。这样的工作从早上7:30开始,直到夜幕低垂,平均每组每天采样人数100人。工作期间,为了避免穿脱防护服带来感染风险,他们只有少吃少喝,甚至不吃不喝,直到工作结束……
8月16日,在他们采样的83人中,共发现了4名阳性感染者。魏世琦说:“当然,最开始的那会儿,我也有害怕过,害怕自身防护不够被传染、害怕自身不是医护人员不够专业被居民抱怨……但在出任务的时候,这些害怕已经顾不上了,脑子里最多的想法就是:不论再苦再累,我必须坚持,我要让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,要帮助这里的居民尽快走出疫情的阴影。”每一次脱下“大白”,他手上、脸上的皮都是皱的,伴随着一道一道难以消退的口罩印,戴着几层手套的双手,每次都会全部脱皮,让人不忍直视……
这个开朗乐观的小伙子在自己的微信头像里备注了这样一段话:少年没有乌托邦,心向远方自明朗。凡人微光、星火成炬,正是这样一个个心向远方、心怀光芒的逆行者,为我们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铁壁铜墙,照亮了抗击疫情的胜利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