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网站
公司新闻

>>公司新闻

您当前所在位置 : 首页 > 公司新闻

匠人匠心 | 可移动式防护架,点亮公路养护安全新路径

发布时间:2025/9/16 16:37:18

“以前打草的时候,得一手攥着机器手柄,一手紧盯着路面,就怕碎石子溅到过往车辆,手心的汗就没干过!”在琼海管养路段现场,养护工莫世召擦着汗说。如今,他身边多了一位“可靠搭档”——由海南交投养护公司“红色工匠工作室”成员李和森研发的可移动式防护架,就像一道6米长的防护屏障,稳稳立在作业区与通行区之间,让过往车辆和养护工人都多了份安心。

这道“安全墙”的诞生,源于“红色工匠工作室”成员李和森在巡查时发现,高速旋转的打草机作业时,极易将碎石、硬质杂物激起,这些飞溅物范围广、速度快。为了避开飞溅的碎石,养护人员只能在车流旁小心翼翼地调整作业位置。“能不能造个跟着作业走的防护设备?”这个念头,成了“红色工匠工作室”养护机械改造类课题的起点。传统的临时围挡或静态护栏,要么防护范围有限,要么移动部署耗时耗力,严重制约了养护效率,无法满足点多线长、环境多变的公路养护需求。如何在动态环境中快速建立有效防护,同时兼顾作业效率,成了摆在团队面前的紧迫难题。

面对这一挑战,李和森同志最初使用密网,虽然能挡住碎石,可一遇到刮风,架子就被吹得摇摇晃晃,稳定性不达标。换成疏网后,防护效果又大打了折扣,飞溅的小石子仍能穿透网面。

“吃一堑,长一智”,李和森始终相信,在失败中积累经验,方能抵达成功彼岸。于是他带领团队开始重新构思防护架的结构,“1.2毫米太密,1.8毫米太疏,1.5毫米刚好!”经过20多次的反复打磨、反复调整,最终选定1.5毫米孔径的高密度专业挂网,这“黄金网孔”如同精密滤网,既能有效拦截大部分具有威胁性的小石子与碎叶,又能让气流顺畅通过,彻底解决了“密不透风易倒,稀疏无效危险”的两难困境。

更贴心的是“移动”设计,考虑到养护路段常变化,李和森在防护架立架底部装了耐磨滚轮,两个人就能轻松推动,让这道“安全墙”能随时跟着作业面移动。拆分后仅由两根立架、两根可拼接横杠构成,模块化设计让拆装如同搭积木般便捷,放进养护车毫不占地,组装效率高,将防护部署时间压缩到最短。

小革新撬动大安全。如今,这款可移动式防护架已在琼海多个路段“上岗”,成为“红色工匠工作室”扎根一线、解决实际难题的生动缩影。这道可移动的“安全墙”,不仅守护了千万道路使用者的平安归途,更彰显了海南交投养护人追求卓越、护路安民的匠心与担当。未来,海南交投养护公司将继续深化“红色工匠工作室”品牌建设,激发全员创新活力,以智慧与汗水铺就更安全、更畅通、更高效的海南公路网。

公司概况 - 公司新闻 - 党建工作 - 企业文化- 人力资源 - 公司公告 - 联系我们 - 邮箱系统

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琼ICP备12001111号

公司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国兴大道5号海南大厦农信楼6层 邮编:570203